會員服務專區
會員登入

忘記帳號密碼  

加入會員

焦點議題
國際期刊
mag
國際新聞 / 習近平中東行 西方爭論北京力量爆發(多維新聞0119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習近平中東行 西方爭論北京力量爆發(多維新聞0119)

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正式開啟對沙烏地阿拉伯、埃及和伊朗三國為期5天的訪問。中國和中東地區利益上更是越來越密不可分,考慮到能源需求、投融資市場開放、安全利益以及「一帶一路」戰略規劃,中東地區的地位都越發重要,正在成為中國「大周邊外交」的重點所在。因此,習近平此次出訪有著特別的意義。

法新社評論指出,中東局勢處於緊張的十字路口,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尋求在該地區發揮更大的外交作用。一個在中東至今沒有一兵一卒的國家,一個被認為長期以來在該地區外交中「坐在後座」的國家,北京以「不帶附加條件的協調員」形象正獲得該地區國家的高度認同。

日本《讀賣新聞》認為,中國提倡的巨大經濟圈「一帶一路」,關鍵在於中東,習主席首次訪問中東的目的是通過經濟合作提高中國的影響力。

日本「時事通訊社」評論稱,習主席訪問中東,是在沙國和伊朗關係緊張的時刻,通過對中東大國開展積極外交,顯示中國的存在感。

路透社報導,習近平此次中東之行不同尋常,北京有可能在目前沙國和伊朗之間的矛盾衝突中扮演「真誠的協調員」角色,正如在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之間的作用那樣。

香港《南華早報》報導,中國政府與伊朗和沙國都保持著密切的關係,到目前為止,也沒有在伊朗和沙國的衝突中選邊站。外界將密切關注中國如何掌握好微妙的平衡。此次訪問表明,中國正積極參與中東事務。

俄羅斯《觀點報》指出,中國此前與中東國家建立雙邊關係主要通過購買石油和投資,而現在中國開始加強在中東的影響力。

德國之聲則指出,中東問題是檢驗超級大國的試金石。如果一個國家在那裡謀求霸權,那中東便可能成為其葬身之所。中國並沒有在中東謀求霸權的打算。

《金融時報》認為,中國在這三個國家有重大經濟利益。沙國是中國最大的進口石油來源,而伊朗在制裁解除後帶來新的投資機遇。中國不希望錯過打造友好關係、為伊朗經濟湧現的新投資機遇做好鋪墊的機會。

瞭解情況的人士透露,與亞洲的麻煩熱點(如南中國海和臺灣)不同,北京願意讓華盛頓在中東扮演領導角色。華盛頓學者認為,中國的戰略在更大程度上關乎保持制衡,而非支持任何一方或者干涉該地區的複雜政治。中國必須採取平衡政治,分散風險,避免過度依賴雙方。這不是挑選贏家的問題,而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體現。

整個中東及世界對中國在那個特殊地區發揮更大作用抱有期待,中國可以堅持固有原則,穩健擴大自己的角色。只要這種需求是真實的,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之一,中國帶著善意並在能力範圍之內回應它,就不會陷自己於被動之中。

首頁連絡我們網站地圖隱私權保護及資安政策宣告
國際國防通信電子協會 中華民國總會 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 Copyright 2012 © AFCEA ROC CHAPTER